35岁单身女性心理

时间:2024-01-30 02:14:22
35岁单身女性心理

35岁单身女性心理

35岁单身女性心理是怎样的?她们拒绝走进爱情、婚姻、家庭的大龄剩女们,本质上拥有更大的个人选择权,更高的个体生活自由度。以下分享35岁单身女性心理。

  35岁单身女性心理1

在这个晚婚晚育的年代,女人单到30岁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可如果单到35岁以上,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邻居家的女儿今年36岁,前前后后相亲30次,今年终于决定跨入婚姻殿堂。

她的未婚夫是一名医生,身材矮胖,为人老实。

换成以前,她断不会看上他的,或许是现在年龄大了,思想渐渐成熟,对婚姻也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所以她接纳了他。

邻居家的女儿外貌中上,身材苗条,在一所中学当老师,她条件不算差,却耽误至今,确实是被思想所累。

一个女人单身到35岁以上自然是有原因的。

这个原因有可能是主观的,也有可能是客观的,有可能是主动的,也有可能是被动的。

不管如何,思想决定命运,一件事情的最终结果,往往都是由思想引导的。

女人想结婚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一直不结婚必然是心理因素在作怪。

而通常情况之下,一个女人单身到35岁以上,往往是因为以下4种心理。

其一,自己普通,却嫌弃别人普通

在网络当中有一种人被称为普信男,其实与之对等的还有普信女存在。

明明那么普通,却偏偏那么自信。永远只盯着别人的条件,却忽略了自己的条件。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自己月收入3000,却嫌弃别人月收入5000太低。

自己无房无车,却嫌弃别人的房子太小。

一个女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特点,想要脱单,就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因为婚姻本就是一道双向选择题。

你想找优质男,可优质男并不一定看得上你。

其二,自身优秀且看重条件,不愿低就

一个女人一旦优秀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跨入婚姻的殿堂,因为绝大部分女人都不愿意低就。

女人找另一半需要崇拜感,所以她们只喜欢比自己强大,再不济也要与自己条件匹配的另一半。

可如果一个女人一旦优秀到一定的程度,并且又担心到30岁以上,她就很难找到与自己匹配的男人。

绝大部分条件优秀的男人都会在30岁以前结婚,剩下的大多都是条件普通的。

于是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优质剩女就很难结婚。

其三,自以为自给自足就不需要男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当中流传着一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思想。

女人有房有车有工作,能养活自己,为什么还要结婚?

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不少单身女性都将其当成真理。

大家之所以结婚是为了拥有一个家庭,而不是为了找一张长期饭票,所以你是否自给自足跟你是否结婚没有任何关系。

世界上的优秀女性那么多,女作家,女画家,女企业家,女高管,女博士,她们不都结婚了吗?

结婚就是为了生活,这种思想非常危险,有这种想法的人,即便跨出婚姻天堂,也很难获得幸福。

其四,不在乎物质,但对感情要求太高,已脱离现实

如果问男人是喜欢物质的女孩还是喜欢看重感情的女孩,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

可真当他们遇见重感情的女孩时,又会嫌她太麻烦,这就是一种现实所在。

重感情的女孩子会注重细节,心思难免会变得敏感。

不过一个女孩子这种感情并没有什么不对,真正不对的是有些女孩用完美的心态去要求感情。

言情剧当中的.爱情是不存在的,因为它脱离了现实。

没有人可以只顾着轰轰烈烈的恋爱,从而放弃真正的生活。

作为大千世界的普通人,大家需要生活,需要面对柴米油盐和衣食住行。

于是不会有一个人整天围着你转,甚至把你当成他的全世界。

重感情无可厚非,但一定要用正常的心态去面对。

大龄剩女调整心态才能解决问题

一个人单身到30岁可能是因为圈子狭窄或者忙于工作的缘故,可如果达到35岁以上,大家就应该视察一下自己的心态。

心态有问题,脱单自然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普通的女人不要只要求别人,也多看看自己。

优秀的女人不要把条件当成择偶唯一标准,对方的人品三观以及是否爱你也很重要。

不要用错误的思想去衡量婚姻,婚姻是一个家的组成,而不是一张饭票,女人嫁给男人是为了得到一个家,而不是为了从此以后不用赚钱。

活在偶像剧当中的女人也要适当醒醒,用现实的目光去看待感情。

婚姻对一个女人而言重不重要不是大家现在能知晓的,60岁以后自然会有答案。

于是调整好心态,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对于大家来说尤为重要。

愿你的生活充满惊喜,愿你的幸福如期而至。

  35岁单身女性心理2

看到这个题目,不知你是不是会感到疑惑:“大龄剩女越来越多”这个趋势或观点,是怎么来得来的?

通常,别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信。但如能反向思考,那么,窥见事件全貌会更容易。2019年,人民日报就曾刊发过 《为什么身边的“大龄剩女”这么多,“剩男”却没几个?》的专题文章,专门探讨这一社会现象。

为什么大龄剩女越来越多呢?部分网友对此的分析总结是:

1. 自己高不成低不就;

2. 条件优越颜值低;

3. 身体心理有缺陷;

4. 独身主义;

以上四点细看,更像是外围揣摩,虽有普遍性却未戳中现象实质。

拒绝走进爱情、婚姻、家庭的大龄剩女们,本质上拥有更大的个人选择权,更高的个体生活自由度。

关于这个问题,人民日报专题文章分析中,就曾以大数据统计为基础专门剖析过:

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女性,结婚意愿与时间比,越是大幅度落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女性。简单说就是,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的职业女性,结婚年龄偏高时间普遍偏晚;二、三、四线城市职业女性结婚年龄与时间,相比之下就较为提前(但也大大超出了人们常规认为的25、6岁)。

所以,如果细致拆解分析就不难发现,所谓“大龄剩女”现象,其实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地域,而非全国大同。此外,另一个领域也容易出现大龄剩女,这就是高学历女性群体,也就是我们平时听闻的“高知出剩女”。

并且此言真正不虚,这是因为:

1. 在宽容、广博、平等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接受过高学历精英教育;无论是思想上,还是人格上,都比过去更为独立成熟。

2. 这些女性进入社会后,其高收入快速帮助她们实现了个人财务自由;而多维度工作经历以及开阔的眼界,又使得这些女性变得更为勇敢、豁达,更愿意对自己的人生质量负责。

这种高质量的生命体悟与感触,也间接影响并延缓了她们进入婚姻的时间。

3. 新高知女性不拘泥于传统生活,一般女性那种大学毕业一两年后就成家生孩子养孩子的活法,一早就淡出了职业女性生活场景中,她们奔波于职场升级打怪过程中,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都交付给了高强度快速运转的工作。

4. 高知女性的父母及家庭,更看重婚姻质量。因此尽管她们的父母也逼婚,却也关注并看重孩子的婚姻质量,不愿意轻易将就。

然而在婚恋市场上,同期同等优秀的男士,要么早就结婚;要么没有出现偶遇不上,渐渐地一部分高知女性就被“剩下”了。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社会上的大龄剩女越来越多,一方面体现出女性自主决定权得到了提升,她们不再为了结婚而结婚;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因为个人原因,比如左挑右选而被剩下。

无论哪一种原因,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公众不必过度解读,甚至当成恐慌性事件来理解。

况且,现实一点来说,现代社会生活成本如此之高,如果爱情迟迟不来,有什么理由非得在某个不尽人意的时间点,逼迫自己进入爱情或婚姻,去过那种捉襟见肘又毫无情趣的日子呢?

古话讲,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对于女性来说,无论是一般容貌学识,还是高学历精英,爱情与婚姻都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重要环节。但是,现代女性越来越自主自觉了,她们希望由自己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深度体验人生、什么时候由一个人体验世界,到进化至一家三口的状态。

这种发自生命的自觉自醒,正是高质量人生的良好开局,而不是什么社会问题,更不必牵扯物质、金钱、地位等外/挂因素。

女性自主决定何时迈入婚姻,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

毕竟这一步跨入之后,人生将大为不同——时间与精力要给孩子,分给丈夫,并从此承担起与传统女性一样应尽的责任,并活得像大地一般宽广而丰裕,才对得起生命的`下半程。

所以,虽然网络媒体上,时不时会对“剩女”冷嘲热讽,但事实上这一问题并未严重到可以成为话题。总体来说,“剩女”在总人口比例中占是比较少的;另一方面,即使是研究生群体,也仅有不足3%的女性,在40岁后还未婚。

此外,拿我国现阶段剩女现象,同步对照美国与此相关的历史经验来看,高学历女性低婚率其实只是一个暂时现象。

因为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美国,本科及以上学历女性的结婚比,在1940-1950年之间一度处于历史最低点,但在此之后,就逐渐开始恢复并保持稳定。

相反,其他学历群体的结婚比在1960年后,则开始持续下降。而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女性的结婚比例,都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一位35岁的单身女性更是直言:“所有东西我都能给自己了,那我为什么一定要男人不可?”

时代在变,传统的恋爱、婚姻关系,也会因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因此,大龄剩女刚刚出现时段似乎很醒目很扎眼,但长远而言,不过是社会历史发展长河里的小小浪花而已,不值得小题大做,大惊小怪。

《35岁单身女性心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