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发源地

时间:2024-04-19 10:26:29
越剧的发源地

越剧的发源地,越剧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越剧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看看越剧的发源地。

  越剧的发源地1

越剧的发源地是浙江绍兴嵊州(原嵊县),所以越剧俗称绍兴戏,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发祥地却是在杭州。从小地方来到杭州这样的大城市,再走向全中国,越剧逐渐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

越剧发源于浙东嵊县乡村。1906年3月男班艺人在嵊县东王村登台演出,标志着越剧的诞生。1923年7月9日,嵊县施家岙创办了第一个越剧女子科班,拉开了女子越剧发展的序幕。

从此女子科班风花雪月,名伶辈出,很快代替了男班艺人。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史称名旦三花。其后,姚水娟崭露头角,声名大振,一代名伶筱丹桂又后来居上,这就有了“三花不如一娟,一娟不如一桂”的说法。这五位早期女子越剧的代表性人物,被称为越剧的五大名旦。

20世纪30年代后期,女子越剧在江浙一带如鱼得水,风靡一时。在浙东一带打响之后,越剧戏班就雄心勃勃进入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上海、南京的商贾洋人,达官显贵在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时节,都要来杭州西湖踏春、赏桂,所以西湖湖滨一带旅馆林立,饭店、艺场比比皆是,成为游客们消闲的最好场所。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某一天,杭州的报纸广告刊登的戏剧海报琳琅满目:绍兴大班“绍剧”在吴山路的荣楼演出;竺素娥、孙妙凤领衔的“素凤舞台”(越剧团)在湖滨的国货商场(今天的解百商场)演出;姚水娟、姚月明领衔的“越新舞台”也进入了杭州的“大世界”。

当年的“大世界”,就是今天的东坡剧院、西湖电影院及延安宾馆,位于延安路和仁和路口,内有戏剧、电影、杂耍等娱乐活动。无论场地、建筑、设施等在当时的杭州属于首屈一指。

就在竺素娥的“素凤舞台”离开杭州的时候,位于城站的杭州影戏院贴出了大幅海报:高升舞台莅杭演出女子绍兴文戏《三本铁公鸡》《三本宏碧缘》《后朱砂》……领衔主演:文武花旦筱丹桂。

当晚,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有杭儿风的人都要瞧瞧这文武花旦究竟啥模样?《三本铁公鸡》开演了,真刀真枪,特别是武打的筱丹桂一亮相!不光年轻漂亮,还特别把她一身文唱武功全施展出来。手中一杆花枪,舞得全场观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还一筋斗连翻越两只凳子,一把椅子……

首演大获成功!筱丹桂的名声一下子在杭州传开了。在城站剧场连演一个多月,还到拱宸桥、富阳等地演出,也是场场爆满。当时还在新登的.徐玉兰看了筱丹桂的演出,从此也走上了越剧之路,成为优秀的小生演员。她和筱丹桂曾经一度成功搭挡,两人都成了经典的越剧十姐妹成员,留下青春靓影。

后来,这些在杭州发迹的越剧十姐妹都红遍全国,各自创立了自己的越剧艺术流派。独独只有筱丹桂,却在年仅27岁时,英年早逝。因此她在今天的观众中就鲜为人知。呜呼哀哉!这不得不说是越剧艺术界的一大损失。

  越剧的发源地2

越剧的经典剧目

1、《红楼梦》

由徐玉兰、王文娟、金采凤等主演的《红楼梦》。剧中的经典唱段,如“天下掉下个林妹妹”、“葬花”、“哭灵”等脍炙人口,广为传唱。

2、《梁祝》

由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梁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以前有很多工厂从早到晚都在大喇叭里播放“我家有个小九妹。”

3、《追鱼》

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追鱼》,讲述了书生张珍与鲤鱼精之间的爱情故事。

4、《五女拜寿》

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主演的《五女拜寿》,是轰动一时的越剧电影,讲述了五个女儿为父母拜寿的故事。

5、《祝福》

由袁雪芬主演的《祝福》,讲述了祥林嫂坎坷的一生和悲惨的命运。

  

6、《碧玉簪》

由金采凤、陈少春、姚水娟主演的《碧玉簪》,是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目,尤其剧中婆婆唱的那段“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婆舍不得那两块肉”更是家喻户晓。

7、《沙漠王子》

越剧名家赵志刚、茂威涛、王君安都演过这出戏,三位都是尹派的当家小生,唱腔和扮相都非常迷人。

越剧的特点

1、越剧以唱为主,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唱词最常见的'句式有七字句、带冠七字句、十字句;常用腔调是四工调、尺调、弦下调,唱腔的基本板式是中板。此外声音是比较唯美细腻,优雅动听,以及跌宕婉转的,并且真切动人和富有感染力。

2、大多是以“才子佳人”作为题材,擅长抒情,经典的代表作品有:《白蛇传》、《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这些都是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作品。

3、越剧风格自身就带着一种悲凉,听起来不由得让人也感到悲伤,并且产生共鸣。

  越剧的发源地3

名称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

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

  

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因越剧早期曾用”绍兴戏剧“、”绍兴文戏“为名,故有将越剧称为“绍兴戏”的说法,实是因当时无“越剧”之名而借用“绍兴戏”之称,但“越剧”实际上并非“绍兴戏”。

然因讹传讹,越剧剧名的翻译中也有了“Shaoxing Opera”一词。但正规表述,对“越剧”剧名的翻译,应是“Yue Opera”(亦有翻译成“YueJu Opera”者),此称谓已被越剧专业书籍及官方文档广泛应用,亦被报刊媒体所接收并使用,而当日误翻之“Shaoxing Opera”则成为了一个历史。

《越剧的发源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