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随笔

时间:2024-05-19 20:41:27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

上月在公车电视上偶然得知有《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据说因了这部片子的播出,福州三坊七巷的糕点和鱼丸肉燕的店铺每天门庭若市,很多游客都争相购买福州的这些美食带回家。对于爱好烹饪的我来说,这部片子同样也吸引了我。

《舌尖上的中国》,乍看以为是一部专门传播中国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当我打开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之后,深深吸引我的不再是被美食诱惑的初衷,而是那秀美的自然风光,纯朴的民族风情。那香格里拉山林里的松茸;浙江深山毛竹林里的冬笋;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里的盐井;湖北嘉鱼县的莲藕;吉林查干湖的鱼……这些无一不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披星戴月,在山上采集,捡拾,到湖里挖掘,到冰海里捕捞。凭借勤劳与智慧,为我们的餐桌送上美味的食物。他们心存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为了延续这种馈赠,采松茸的村民们采完松茸,要用松针把菌坑掩盖好,以保证菌丝不被破坏。为了让查干湖年年有鱼,渔民们心口相传“猎杀不绝”的古训。用6寸网眼的鱼网,只捕5年以上的大鱼,有意漏掉未成年的小鱼。

《舌尖上的中国》,没有主持人,没有煽情的语言,只有朴素真挚的解说。画面里的人物,都是一些纯朴的`劳动人民,那一张张充满对食物感恩,平淡满足的微笑脸庞,给观众一种亲切与真实的感觉。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智慧,让人敬佩感叹。古人为了生存,发挥了聪明才智,把各种难以吸收或储藏的食物,转化成各种美味健康的食品。正如解说员所说,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如为了更好的摄取大豆中的蛋白质,把大豆研作成豆浆、豆腐,传承至今。古人留给后人的是健康有益的食物,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留给后人又是什么呢,希望不再是地沟油、染色馒头、瘦肉精、苏丹红、增白剂、头发酱油等这些令人发指,深恶痛绝的“怪物”了。

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国》拍得太唯美,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这种至真至纯的食物好像离我们很遥远。《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更是一部发自舌尖对食品安全的呼吁。

这部纪录片共七集,每一集内容、地点、人物虽然不同,但所要表达的思想却是相同的。每一份食物都饱含着浓浓的亲情和乡情,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对食物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就像片中的结尾所说:“无论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2

“五一”佳节,一桌精美的菜肴,洗消了多日的劳累,聚餐成了每个“吃货”对过节最原始的期待。那一桌氛围,那一份回味,节日,也勾起了每个游子对家的最纯真的惦记……

带着对佳肴的回味,怀着对故乡的念想,无意间闯进了“舌尖上的中国”。记忆中远去了的“脚步”、内心里铭刻过的“心传”,伴着家乡的味道,合着行者的旅途,应着音乐的旋律,在记忆中荡漾,在梦想里翻腾。

壹、我是一只小小鸟——人生如“面”。

跟随那些奔波在路上的人们,品尝辛劳与汗水中的苦辣酸甜。对于大千世界,茫茫自然,每个人无疑都是一只再小不过的小小鸟,但我们却也试图煽动翅膀,寻求属于我们的辉煌。养蜂人的风餐露宿,捕鱼人的日夜煎熬,麦客们的执着与坚持,长辈们的慈祥与大爱。每个旅途中奔波的'人,都在风风雨雨中经历着像“面”一样的人生,在青春中饱满,被岁月磨碾,用泪和汗搅拌,成就百味生活。

贰、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如“饭”。

踏着影片主角的足迹,回味已逝岁月的点滴。总有那么几个人,他们的身后有你或他的影子。藏族白马挖灵芝采天麻,只为圆弟弟求学梦想。父亲苦练抛钩技能数载,只为抓女儿最爱跳跳鱼。20岁小姑娘勤学苦练终受师傅器重,大学生失业男子承父业刻苦钻研终获认可。每个旅途中挣扎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演绎着“饭”一样的人生,在成长中浮沉,经现实煎熬,历水与火的考验,造就四季佳肴。

叁、我的未来不是梦——人生如“油”。

嗅着佳肴的美味,追寻岁月的痕迹。舌尖上的中国,更是脚尖下的生活。每个人奋斗的初衷也不过一日三餐,有时只是能力所及,顺势而为罢了。一份份入锅的菜品,好像在用行动告诫,“没有痛彻心扉的煎熬,哪有引人入胜的美味”。一盘盘出锅的菜肴,好像在用成绩展示,“没有摄人心魂的魅力,哪有赞不绝口的认可”。每个旅途中奋进的人,都在有意无意中奉献着“油”一样的人生。于天地间萃取,历千锤百炼,受光与热的历练,烹饪世间美味。

岁月如歌,唱不尽世间酸甜苦辣;人生如梦,忆不完世间喜怒哀乐;生活如路,走不绝世间坎坷波折。喜也过,悲也过,苦也过,乐也过。旅途人生,何不唱着岁月高歌,做着人生美梦,踏着生活阔路,一日三餐,尝尽“面、饭、油”,认认真真、平平淡淡走过,管它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坎坷波折!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3

几乎是悄无声息间,《舌尖上的中国》就火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夏天让全国数以亿计的观众回归电视的,不是宫斗剧也不是医患剧,而是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下称《舌尖》)的纪录片。

《舌尖》背后的故事

没有人能够否认:想要用非味蕾的形式去简要概括中国美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无论这种形式是一本书还是一部7集的纪录片。

难得的是,如今在《舌尖》赢得的诸多赞誉中,分集的结构是其中的重要一点。片子的结构既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或者历史脉络展开,也没有按照食物的地域说起,“说不出来是什么结构,但你就是觉得有其合理性,并且很科学。”有网友这样评论。

作为《舌尖》的顾问之一,美食家沈宏非参与了最初的分集策划,在他所提出的原始版本中,《舌尖》被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构进行分集。

但在杭州开了两天长会之后,主创团队在这个思路上遭遇了死结,“把脑子想破了也没想出所以然”。

当时还不是执行总导演的任长箴心里已经有了对分集的概念。她的灵感来自一本叫《慢食运动》的书,书中,意大利美食专栏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卡罗·佩特里尼对美食有12个层面的定义,他认为美食不仅和生态、物种、自然因素相关,同时和人以及人手的温度相关,更和深山里采蘑菇的小姑娘、西班牙爷爷的情怀乃至感情相关,并且最终和人的健康相关。

“看完这本书,我就想,食物既然和物种、生态、气候、湿度相关,那么可以有《自然的馈赠》,就是讲原生态、野生,那些人类无法掌控的馈赠;如果和化学变化有关系,那我可以有一集叫《转化的力量》,讲中国人对食物的加工;如果有物理变化,那就是腌渍,用盐的大分子置换食物的水分子,风味就变化了,就是《时间的味道》;食物的根本是吃饱,尤其是对中国人,那必须有一集《主食的故事》;食材备好后就进厨房了,从香格里拉尼西土陶到村宴流水席再到高端厨房,都是厨房,这是《厨房的秘密》;接下来就是食物的最高阶段,那就是《五味的调和》,这才是《舌尖》中唯一一集讲美食的;第七集则重新回到大地,回到田野,回到人类依 ……此处隐藏1117个字……录片的色泽好得多的遍地都是,而是淳朴的人,人生观和自然观。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是我们每个吃货必看的一部,不看真的是会后悔的。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5

那一道道让全家大饱眼福,满足口腹之欲的美食都出自于妈妈的巧手,每个来家里作客的人对于餐桌上的美食也都垂涎三尺!其实,美食之所以会美,最重要的还是注入每道美食中的情感。在此,我不得不感谢我亲爱的妈妈让我品尝到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爱。

我最爱的美食,非“饺子”莫属,我享受着它在我舌间上舞动的感觉;吃饺子就像跳舞一样必须配合着旋律,如果心急想一口气吃掉,它就会烫你的嘴,就无法好好感受它的内馅;如果发挥耐心,配合着它的脚步,那么,就能尽情的享受这优美的节奏;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觉油然而生,让我不忍心把美味多汁的饺子往肚里吞,只想让它在口中慢慢回味,细细品尝,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

有一回,我感冒了,吃甚么都没胃口,正好那天妈妈外出,我躺在床上等待她回来。忙了一整天的妈妈一回来便到厨房煮我最爱吃的料理,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饺端了上来,只见饺子里加了鸡蛋,金黄的蛋黄与白嫩嫩的饺子皮,看起来格外耀眼,煞是好吃。我品尝着,内心暖暖的,汤里有淡淡的清甜,有鸡蛋的美味,还有深深的母爱,那碗充满母爱的汤饺,令我至今难忘。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6

作为一个正宗吃货,《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几乎让我所有的馋虫都被瞬间激活了。那些看起来质朴,但是美味的食物让我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美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第二季开播之前我就看过了预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朴实的劳动者带给我们的感动。

和第一季对比起来,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气了,展现了更加淳朴的劳动者们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中的一切,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感动。第一集中主要讲的是脚步,从追逐花期的养蜂夫妻,渐渐消失在这个时代的麦客们,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跋山涉水采集香菇的老汉,捕捉十几米开外仅五厘米长跳跳鱼的爸爸……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美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叫做“家”的.东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玛占堆这个人让我对于那些质朴的美食多了几分感动。为了给家里带去一份蜂蜜,他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树上40米……那样一份简单美味的蜂蜜是白玛家里对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时代在变化,我们吃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一切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愿这些淳朴和美食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7

最近这几周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国》,共有七集,每次看完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这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记录着美食以及美食身后的故事。其实,《舌尖上的中国》在记录的都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美食,它汇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个个食物,实际上在表达的是美食背后的故事——辛勤劳作的人们。每看一次,我就会有一种垂涎三尺的感觉,放学都有一种想去吃美味的冲动,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东西来填饱肚子,都会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看来,美食对于人的诱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这些感受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所有观看过这部美食纪录片的人的感受,或许正因为这极大的诱惑,才会让这部纪录片火遍大江南北。

电视镜头里的美食,那么唯美,唯美的画面,唯美的食材,唯美的'音乐,都让人流连忘返。不是所有的食材都可以成为美味,在这食材的背后,肯定会有一双神奇的手,来做出美味。或许是游访的美食家,或许是餐馆里德厨师,也或许是最普通不过的平凡的百姓,他们做出的美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背后需要的是许许多多人的付出,这其中的付出是充满艰辛跟危险的,美味的来之不易,就需要我们品味美食的人的感恩。美食背后付出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也有着一份感恩,他们感恩上天的赐予,他们有着他们自己的专属信仰,因为他们坚信大自然也会给予他们美味的馈赠。

《舌尖上的中国》七集,每一集都有着独特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是有着几个具体的故事来支撑的,每一个故事也都是以一个家庭来进行描述的,首尾呼应,将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阐释。在这每一集中,都会有几个令人感到的故事,在这里,要表现的就是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从云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笋,从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面条,从发酵的腐乳到腌制的腊肉,不得不说,这部美食片是我国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缩影,它将差异的地域和多样的美食协调般的组合在一起,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不同食材在采集与加工中的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领略到了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实地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表达了对平凡老百姓的关注和尊重。

在这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的有趣的好玩的东西,我也不能完全的记录下来,但我相信中国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远远不是这七集纪录片能够完美诠释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努力发现挖掘,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的饮食文化。现在的我们,不但要尝遍各地美食,而且还要自习发现美食背后的文化,那样,我们在享受的不仅仅就只有美食,还有精神上的美食,我们获得的就是一场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8

“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儿时年少无知,只知道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是邻居家玩伴的最爱;只知道香甜绵软的糯米饭是小妹的最爱;只知道有奶奶的味道的饭菜是爸爸的最爱。

渐渐长大,读的书比小时候多了点,吃的东西比以前多了点,去过的地方也以前多了点。我才在各种杂书带给我的思考中知晓:一道令人吃后回味悠长的佳肴,常常有着它背后的故事,有着不同土地上风格迥异有令人倍感亲切的气息。也许这些微妙的`元素或平凡或不俗,却都是这道菜所包含的秘密,不得不用心品味才能明了它独特的魅力。这样的魅力就好像:为什么一道简简单单的小葱拌豆腐就能留在不少人最深的记忆里一样。

今天提到的是一道福建的名菜:“佛跳墙”其菜名有“菜肴太好吃了,连僧人都忍不住要跳墙过来吃的寓意”福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据说,唐朝的高僧玄荃,只往福建少林寺途中,传经路过“闽都”福州,夜宿旅店,正好隔壁贵官家以“满坛香”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跳墙而入一享“满坛香”。

这些是从一位福州东南面小镇的一位老大爷口中得知,那时旅途中正好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途径小镇,夜宿一夜。有幸尝到这道美味。老大爷做的虽没有大饭店里的华美,不过却有了一种更真实的感觉,用当地话说就是“特实诚”。我们一群摩拳擦掌的半大孩子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个偶尔冒一两缕热气的酒坛,等一掀开,一阵热滚滚的香气就迎面扑来,然后一双双筷子就似雨点一样密密地打在一起。

香嫩的猪肚,混着浓郁的汤汁,筋道的蹄筋、松软的羊肉、滑腻的鸽子蛋……浸在甘醇鲜美的汤汁你,狼吞虎咽地尝上两口,都是暖人心肺啊!特别是在那样一个飘着小雪的日子,呼吸的都是浓烈的香气,真是让我们欲罢不能。

那一屋子笑得甚是欢愉,从来没有的温暖。

《舌尖上的中国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