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基础乐理知识入门

时间:2024-05-20 06:20:16
西方基础乐理知识入门

西方基础乐理知识入门,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等。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西方基础乐理知识入门。

  西方基础乐理知识入门1

西方古典音乐,狭义上特指维也纳古典乐派,广义上是指以管弦乐为核心的,发轫于欧洲的,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自然、严肃音乐类型。

这里所谓管弦乐,基本代指18世纪由海顿确立写一种音乐形式,主要包括奏鸣曲、交响乐、协奏曲、歌剧等形式。其区别于其他音乐形式的主要特征在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两个方面。

一是在乐队编制上,管弦乐大致分为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组和色彩功能组,其中弦乐组是管弦乐的灵魂,主要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木管组主要包括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巴松管;铜管组主要有小号、圆号和长号;打击组涵盖定音鼓、小军鼓、三角铁等打击乐器;色彩功能组主要有钢琴、手风琴、竖琴等。

二是在主调音乐样式方面,管弦乐首先是一种多声部的音乐,几个旋律声部在运动中有机结合。其次在几个声部中有一个主旋律声部处于主导地位,其余声部做陪衬。再者管弦乐做主旋律的声部一般是以高声部居多。

  

在明确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的前提下,管弦乐一般通过大小调和声的方式演奏,即以自然大调为主旋律,和声小调为辅。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大小调的概念。所谓大小调是指管弦乐的演奏方式。众所周知12345671(do rai mi。。。)为一个八度,中间间隔七个音差。但实际上,1—7之间的音差不是平均分布,部分音差又可再分出两个半音,合计共12份,这就是所谓的12平均律。

以钢琴键盘为例,白键代表一个标准音高,黑键代表一个小调音高。黑键不平均分布,意味着音差间的距离是不等的。其中的ABCD,即所谓的音高指的是乐器或声带振动的频率。钢琴键盘上第一个音高为C,意味着这个do将以C度音高发出。而所谓的C大调,指的是是一个于C音开始的音乐的自然大调。

作为两种固定的范式,自然大调或大调是一个八度的`定式,结构为“全全半全全全半”,敲击的键盘依次应该是“CDEFGABC”。其中E—F,B—C之间是半音,所以无黑建,所以此处的“半”直接对应键盘上的白键。

与之相对应,和声小调一个八度的定式为“全半全全半全全”,敲击键盘的顺序是“CDD#FGG#A#C”。其中因为E—F,B—C之间是半音,所以D#从开始的一个全音要越过E直接到F,从A#开始的一个全音要越过B直接到C。又因为G—A,A—B之间隔一个全音,所有从G#开始的一个全音是到A#。

明白了上述规律,就知道管弦乐中常有的C大调就是上文提及的“CDEFGABC”,D大调就是“DEFGABCD”等等。

  西方基础乐理知识入门2

说起古典音乐,我上了大学之后,毫不犹豫地报了西方音乐欣赏的选修课,没想到到了研究生又报了一次。

开始只知道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三个人,后来通过选修课的学习,了解到了斯特劳斯,肖邦,维瓦尔蒂,布里顿,德沃夏克等伟大的音乐家。

我觉得古典音乐的欣赏不仅仅是对音乐本身的欣赏,更是对音乐所表达的内涵的鉴赏和探索,通过古典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可以了解到音乐家的内心世界和个人性格。因此,没有深厚内涵的音乐家是不可能写的出伟大的作品的,最多只能成为优秀。我想这也是音乐家要的达到的'目的吧,要把他对人生,对社会,对艺术的理解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表达给听众。

当他们作曲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贵族和听众的时候,伟大的作品才会诞生,尽管可能在当时无人问津。正因为如此,我在听古典音乐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看这个曲目的背景和来历。否则只是欣赏其旋律的话,可能会无所收获。

  

《莫扎特传》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不愧为奥斯卡的获奖影片。这部电影重点突出了莫扎特的天才和萨里埃里的嫉妒(电影为了个性鲜明和矛盾的突出,丑化了萨里埃里)。莫扎特极具音乐天赋,当萨里埃里看见他的手稿的时候,萨里埃里惊呆了,莫扎特竟然没有一处修改,而每一处也无法修改,因为太完美了。萨里埃里认为莫扎特不是在创作音乐,他所要做的仅仅是把自己脑中的乐符抄下来,同时也感叹为什么上帝不赐予自己这样的天赋。

而萨里埃里对莫扎特的嫉妒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赋,更多的是因为莫扎特的张狂和自信,还有他对传统的宫廷内部制度的藐视,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曲家,他不受任何人的束缚和控制。

还有就是莫扎特的《安魂曲》真是震撼灵魂的伟大的作品。它把莫扎特去世前的那种心理状态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有无奈,有苦闷,有悲凉,那种复杂的心理状况让听者无不为之感到惋惜。难怪有人说世上怎会有如此悲伤的旋律!

可以说贝多芬始终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人。由于他长得丑,几次被心爱的女人拒绝,这对他来说也是不小的打击,而他后期的失聪更说明他不是上帝的宠儿。在这样的困难之下,他还能创造出第九交响曲这样的作品,则更加体现了贝多芬的伟大。要知道,失去听力对一个作曲家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就好比厨师失去了味觉,画家失去了眼睛一样。而正是这样的贝多芬创造了后人无法超越的交响乐的顶峰。所以贝多芬的音乐是不能不听的。他的《田园》,《命运》《第九》都被我请进了电脑。

后来便是圆舞曲大师施特劳斯,他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的森林》《皇帝圆舞曲》和《春之声圆舞曲》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反复的听这些曲子。

同样是这个时候我听到了我认为最好的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大陆》。尤其是那气势磅礴的第四乐章,令我百听不厌。

《西方基础乐理知识入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