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风险社会

时间:2024-04-17 16:35:27
什么叫风险社会

什么叫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是现代化的产物,风险不再是个人或单个组织的风险,而是全球性、结构性现象。风险社会是一个非常好用的阐述社会背景的理论,下面详看什么叫风险社会。

  什么叫风险社会1

1 、风险社会的背景

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强调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推动,社会公众切身地感受到生活在因市场经济、先进科技和官僚行政等现代性带来的风险之下,以及由此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挑战。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有力地推动了对风险问题的研究与应对,“风险社会”也因此成为20世纪八 九十年代以来在社会科学界被广泛认同和讨论的概念之一。

2、 风险的含义

①风险有别于灾难,灾难是自然造成的,风险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无限效力的地方才出现。

②风险是人为造成的,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只有在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

③“风险预示一个需要避免的未来”。也就是说风险指向未来,是尚未发生的,它可以通过预防性行动和制度化措施战胜之。

风险对社会的权力、权威以及权力等都在进行着解构与重构。政府的权力、权威、科学技术专业知识、企业财富等都已无法单独消除和避免风险,伦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成为风险评估中考量的必要因素。

  

3、 风险社会的创新点——“制度化风险”和“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与贝克一样,都从现代化的角度解读风险,都将风险界定在一个制度性的结构所支撑的风险社会中。在传统社会,外部风险(诸如地震、海啸、洪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风险,人类能够通过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方法,不断化解之。

进入后工业社会被制造出来的风险(诸如核动力风险、化学产品风险、生物产品风险等)占据了主导地位。面对这种人为风险,人类所能做的选择是不断进行制度革新以期化解之。但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或者由于监督机制的缺位等原因,制度本身会产生更多人为风险,即“制度化风险”。

贝克则用“有组织地不负责任”这一概念表达之:“风险社会的`特征是愈来愈多的环境退化的矛盾——被感知到的和可能的——伴随着关于环境的法律和法规的扩张。然而同时,没有一个人或一个机构似乎明确地为任何事负责。

“制度化风险”和“有组织地不负责任”是后工业社会主要的风险来源,也是“风险社会”理论的创新点。贝克将现代化过程分为工业社会与风险社会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简单现代化”,第二个阶段,“工业社会的危险开始支配公众、政治和私人的争论和冲突”。

在这个阶段,工业社会的制度成为其自身所不能控制的威胁的生产者和授权人,此时,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成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是“再现代化”的过程,即“自反性现代化”(reflexive modemization)。现代社会不得不面对自身现代化过程所造成的种种未预期的、不可控制的和不可计算性的巨大威胁。

科技风险因此成为现代社会的突出问题,科技的发展是后工业社会风险产生的根源,而网络技术的兴起,成了建构高风险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信息化、网络技术、传媒三者反而抬高了当代社会风险的可能性。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负面影响,现代和后现代的“双重挤压”,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型,媒体自身的特殊属性,共同构筑了21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风险态势。

4、 风险社会在中国的表征

中国正处于“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的交叉点上。由于各地区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中国面临的风险更具复合性。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中国社会面临的诸多风险,更核心的来源是制度转型。或者是缺乏新的制度应对新的风险,或者现有的制度能力不足无法解决风险。”

目前,中国既需要在整体上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任务,也需要在局部解决现代性问题,进行“第二次现代化”。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多样,也更容易从可能转化为现实,成为灾难。”

  什么叫风险社会2

很少有一部学术著作会像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那样,出版、传播直至译介到中国的每一步,都像是踩着地雷,步步惊心。倒并不是这本书本身有多难翻译,而是因为,其论述本身就与风险的大量涌现同步;这本书的每一次重要传播,也几乎都与全球性的风险相伴。也正是那一颗颗笼罩在头顶、由现代化造就的定时炸弹,触动了人们探究这一理论的热情。

在《风险社会》中,这位德国社会学家勾勒了这样一幅图景:文明,而不是自然灾害,正在把人类推上火山口。与普通人仅能从一个个事件中感受风险不同,贝克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以及风险的生产逻辑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风险社会》德文原版是1986年出版的。巧合的是,与书出版几乎同时,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事故爆发了。当年4月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让整个世界笼罩在惶惑与阴霾中。在这种集体情绪下步入大众视野的《风险社会》,立刻引起轰动。6万册的销量,对一部学术著作来说相当罕见。

  

1992年,《风险社会》英译本出版,贝克在知识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风险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研究领域,影响了安东尼吉登斯、尼克拉斯卢曼等众多著名思想家。在舆论场中,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也几乎成了一种启蒙,引导大众关注那些一直被掩盖的问题。

《风险社会》中译本第一次在国内出版,是2004年。老版绝版多年后,译林出版社今年终于推出了新译本。在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肖瑛看来,与十多年前相比,直观上,我们能看到风险正以更高的`频次,在更广的范围内出现,而且是此起彼伏,按住这一头,那一头又翘起来。

比如,一户人家如果没有孩子,可能不会受疫苗事件影响;可这家人如果做投资,就不可避免地要卷入金融风险。从理论上说,随着人们对世界的改造越来越深入,风险会逐步加剧。译者之一张文杰则感到,如雾霾这样的风险,已经从隐忧上升为全民关注的现实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贝克描述的图景与普通中国人的感受更契合了”。

《什么叫风险社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